孔子:富而可求也,虽执鞭之士,吾亦为之

pg电子试玩版
你的位置:pg电子试玩版 > 新闻动态 > 孔子:富而可求也,虽执鞭之士,吾亦为之
孔子:富而可求也,虽执鞭之士,吾亦为之
发布日期:2025-08-07 20:12    点击次数:172

图片

7.11

子曰:“富而可求也,虽执鞭之士,吾亦为之。如不可求,从吾所好。”

孔子说:“如果财富可以合道而求,即便是执鞭的卑贱职业,我也愿意去做。如果财富不可以合道而求,我还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吧!”

“富”指财富、物质利益;“可求”的核心是“求之有道”,即财富的获取符合道义、礼法和正当途径,如勤劳、技艺、符合规范的职业等。“执鞭之士”在古代是指为权贵驾车、守门或在市集维持秩序的差役,社会地位较低,属于体力或基础性职业。“虽”表让步,意为“即使”;“吾亦为之”则直接表达态度:即便从事这样普通甚至低微的职业,只要能通过正当劳动获得财富,我也愿意去做。

如不可求,“如”表假设,“不可求”并非指财富本身无法获得,而是指若追求财富需要违背道义,如通过欺诈、剥削、违背礼法等不正当手段,这样的财富便“不可求”。这里的核心是对“求富”底线的坚守:利益不能凌驾于道德之上。

从吾所好,“从”意为“遵从、回归”;“吾所好”即孔子内心真正热爱、认同的价值追求——对礼乐之道的践行、道德修养的提升、对真理的探索以及教化世人的理想,如《论语》中孔子常言“好古,敏以求之者也”“乐在其中矣”。

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。这也是承接上章之“用舍行藏”。藏,藏于何处?藏于从吾所好。做自己喜欢的事情,于夫子而言,就是“默而知之,学问不厌,诲人不倦”,这就是夫子之所好。我们很多人大学毕业后,都会面临自己的职业选择问题,我们也会面临“是否合道”的问题?有没有违背自己的良心做事?与其违背自己的良心,还不如做自己喜欢的事情,虽然工资少一些,没有那么光鲜的前途,但是至少可以心安啊!这就是当代的谋道不谋食。从这句话里,我们可以看到儒者的风骨,坚持道义,可以“不臣天子,不事王侯”,这不是如今所谓的“独立之精神,自由之思想”吗!此等思想,古已有之,哪里是西方之独有!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文群师傅:正印与偏印的根本区别
下一篇:男人搞定女人最快的方法,从古至今从未改变

Powered by pg电子试玩版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